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传媒大时代1995 社长召见

社长召见(1 / 2)

 文光煜介绍过领导后,袁思哲一坐下来,就问道:

 “哪个记者是马小飞啊?”

 马小飞赶紧站起来:“社长好,我是马小飞。”

 袁思哲看一眼马小笑,点头一笑:“你很不错,干新闻这一行,是块好料子。”

 马小飞忙道:“谢谢社长,我会努力的。”

 这一幕落在其他人眼里,连文光煜都有些惊讶。

 马小飞是很不错,也只是一个刚报到的招聘记者,以袁思哲的身份,至于这样公开夸赞吗。

 接下来,文光煜干脆先介绍了另七位新记者,袁思哲只是看一眼,点点头,没有任何评价。

 接下来,作为部门主任,文光煜开始详细介绍锦阳日报《星期天》的内容定位,版面栏目安排,编辑分工,记者日常采写稿件的任务和方向,等等。

 这些事,自然主要是讲给新记者听,报社内部早就讨论过很多次了。

 马小飞认真听了,感觉没什么出彩的新意,具体的执行方案更是有些简单。

 报社的重点思路,还是模仿省报今年创刊的《西部都市报》,尝试将周末版做成一份市民生活报,并且每期报纸会增印,通过城区的报亭,面向全城市民零售。

 借助《星期天》这份周末版,报社也希望吸附广告,增加收入。

 只是现在的《西部都市报》,刚创刊不到半年,也在摸索探路的阶段。

 文光煜讲过方案之后,总编辑肖明阳开始讲话:

 “锦阳日报创办周末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是一次市场化运作的大胆尝试。

 今年正好锦阳建市十周年,这十年,锦阳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城区常住人口已经接近50万。

 现在,全市只有两份报纸,一是我们锦阳日报,二是锦阳广电报。

 广电报是一份四开小报,每周只出刊一期,没什么影响力。

 锦阳日报《星期天》,主要面对的读者群,就是普通市民,我们的栏目规划,新闻报道,都要以贴近市民生活为宗旨……”

 最后,社长袁思哲总结道:

 “创办周末版,探索贴近市民生活的办报方向,这跟我们过去办机关报的路子大为不同。

 我们要勇于尝试,要跳出条条框框,要采写编辑让普通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

 现在,这也是国内报业市场的一种新趋势,一些大城市的报纸,比如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前两年就开始探索了。

 今年,省报创刊《西部都市报》,大胆探索创新,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反响很不错。

 我们周末版的编辑记者,要多看看这些报纸,多学习,多思考……”

 下午4点半,见面会结束了,袁思哲起身时,突然看向马小飞:“马小飞,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马小飞忙道:“好的,社长。”

 袁思哲捧着茶杯出了会议室,其他人看一眼马小飞,眼里都有些震惊了。

 这一次,不仅是文光煜等人了,连总编肖明阳都是如此反应。

 刚才开会一见面,袁思哲就夸赞了马小飞,现在又要单独召见。

 马小飞只是一个刚招聘进来的新记者,还有两个月的实习期呢。

 这也太反常了。

 报社的重要工作和人事安排,包括每年编制内进新人,袁思哲从来都是乾纲独断,肖明阳都没办法插手。

 以袁思哲的性格和为人,不可能因为欣赏什么才华,就对一个编外职工另眼相看。

 马小飞隐隐有所猜测,等众人基本散了,才出了会议室,向袁思哲的办公室走去。

 袁思哲的办公室也在二楼。

 锦阳日报社的办公楼设计挺奇葩的,总共6层,口字型的结构,中间是长方形天井,就像是一座6层高的四合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