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满级考古大师 曾经强盛于世的曾国

曾经强盛于世的曾国(1 / 3)

 其实,也不是没有学者提出过,也许曾和随实际上是同一个国家。

 随国出现在历史记录之中,但是却没有任何出土物证明它的存在。

 曾国有了不少带铭文的青铜器出土,可以确定曾经有这么一个国家,但是在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

 两者如果合二为一,那似乎一切疑问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但是做考证,显然是不能就这么拍拍脑袋就决定的。

 考古是一门遵循二重证据法,也就是考古遗址和文献相结合才能下定论的学科。

 一切猜想和论调,都必须要有实际确凿的证据才可以落定。

 随曾是一国的猜想,实在是缺乏有力证据。

 甚至很难说服人。

 毕竟根据东西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还有春秋战国文献记载。

 “随”这个字,怎么都不可能和“曾”字搞混,这两个字不管是从金文还是鸟虫书或者篆书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华夏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一国二名的例子。

 唯一也就是在甲骨文中没有找到“夏”的记载,只有一个强大的“西邑”,国内学者一度认为西邑就是夏,是一国二名。

 但是同样,这个猜测也没办法被证明。

 曾随是否为一个国家,抑或两国曾经有过争战,其中一国被另一国所灭?

 这是一个困扰了史学界几十年的问题。

 随国见诸于史籍典册,《左传》就明确记载了随国的故事。

 关于随国最出名的记载,就是史记中的那句:“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史记中这句关于楚随之间的记载,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被很多网友断章取义的作为了楚国不要脸的典范之例【释1】。

 流传千年经久不衰。

 而曾国,却在史书上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还是现代人通过考古寻找到了曾国曾经存在的证据。

 从1966年发现的曾侯仲子旃父墓。

 再到1970-1972年随州熊家老湾两次发现青铜器,其中一次出土有曾伯文簋4件。

 之后随州曹门湾采集到曾侯群伯戈一件。

 再到1978年轰动全球的曾侯乙墓。

 曾国的存在随着现dài • kǎo 古发现,终于被证实,且成为了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随州一带是传世文献记载的姬姓随国之地,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

 出土资料与文献记载形成这样明显的矛盾,也让学者困惑不已,称之为“曾随之谜”。

 学者们为此提出了诸多猜测。

 其中最主流的看法认为,青铜器中的曾国就是传世文献中的随国。

 只是这个猜想,始终缺少足够有重量的证据来证明!

 曾侯乙墓面世之后,其实还有一些曾国的考古发现。

 1979年,随州北郊义地岗的季氏梁发现一座墓葬,出土有青铜器鼎、觎(yú)、簋(guǐ)、编钟、戈等青铜器。

 其中有两件戈,分别刻有“周王孙季怠”和“曾大攻尹季怠”的铭文。

 这两件戈的出土,证明了曾国确实也是姬姓国。

 但是按照史料记载,西周分封的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加起来一共有五十五个姬姓国!

 天下有这么多姬姓诸侯国,而且其中只有四十个被记载入史书,还有十多个国家叫啥已经失传了。

 所以曾国是姬姓,并不能当做曾随是一国的确凿证据。

 也许曾国是一个失落于历史记载中的姬姓诸侯国也有可能。

 还是不够有证据来证明曾随是一个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