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满级考古大师 一百一十五章 南宫适:我有两个好大儿!

一百一十五章 南宫适:我有两个好大儿!(2 / 3)

 “南公作为周初地位近同于召公、周公的大臣,在其被封于曾地时,亦是本人没有就封,而由后代到封。”

 “因为开拓南土对当时的宗周十分重要,所以派贵为“南公”的南宫适去也体现了对南方的重视。”

 “但是“南公”本应该是世袭留在周王室服务的一种职位,类似“太师”一样。”

 “所以南宫适就派遣了自己的大儿子去就封,他自己继续留在中央辅左成王。”

 李教授翻开了手边的《尚书》,翻到顾命那一章,指着上面的一句话对陈翰说道:

 “尚书上曾提到,有一个叫南宫毛的大臣,在成王去世后,率虎贲迎太子钊。”

 “再结合南宫适曾经辅左过年幼的成王。”

 “那么,可以猜测到,南宫毛应该是南宫适的二儿子,他在南宫适去世后,承袭了南宫适在中央的职位,在朝廷服务。”

 “由大盂鼎铭知,盂之父南宫毛应在康王早年去世,其时嫡子盂年纪尚幼。”

 “于是才有了大孟鼎上康王教导孟的这段话。”

 孟这个人,也算是鼎鼎大名的一位西周早期大臣,他的鼎鼎大名倒不是留于史记,而是靠着出土铭文才知道的。

 在已经遗失了的小盂鼎上,纪录了康王命盂伐鬼方大获全胜,俘获大量人口、牲畜之事。

 北宋末年在安州地方发现了六个青铜器,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安州六器上,也记载了这么一段铭文。

 “王命南宫伐反虎方之年”

 安州六器皆昭王时器,也就是说这段话纪录的是昭王时期的事情。

 而这里的“南宫”指的都是南宫孟。

 从大盂鼎看,康王早年盂父去世,其年岁尚小,所以昭王时期盂仍当壮年,昭王又命令他去伐虎方。

 从这些传世铭文上,可以看得出来,南宫孟是一个勐男,而且是一位横跨康昭时期,为周王室立下赫赫战功的勐男。

 相当于秦之白起,汉之卫青,唐之郭子仪,都是国之大将。

 “后来的南宫氏,追朔来源,应该都是南宫孟这一脉。”

 李教授摇摇头,有些感叹的说道:“封于曾国的这一脉,后来应该就是以曾为氏,最后改为随姓。”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史学家从来没有将南宫氏和曾国联系到一起。”

 “谁也想不到,南宫适的血脉居然这么强,大儿子受封曾国,成为了汉东诸国之首,雄霸南方,是天下随姓之祖。”

 “二儿子继承了南宫适的中央官职,后代为周室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南宫氏的大宗,为天下南宫之祖。”

 陈翰半张着嘴,在脑内迅速消化李教授的这番言论。

 不得不说,李教授的这个论点确实很有说服力!

 他做出的考究,远比陈翰那凭借直觉和猜测判断出来的“南宫适没有就封”完善且可信多了。

 结合大孟鼎、小孟鼎、安州六器与《尚书》,即有传世文献,也有考古实证,二重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个说法是合理且最有可能的!

 南公家族在成王初期一分为二,各自发展,而且各自发展的都很不错。

 这才会出现大孟鼎和曾侯与编钟都同祭“祖南公”的现象。

 一脉二支的情况在那个以宗族为中心的时代也非常常见。

 老赢家,不也是分成了两支,一支建立了秦国,一支建立了赵国。

 各姬姓诸侯国,也都是从周王室成员里分出去的。

 而各诸侯国内的高级贵族,卿与大夫们,又是从诸侯的公族内分出去的。

 整部周代史,其实就是一段各家族不断内部分化,大宗分小宗,小宗再分小小宗,然后再重新兼并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