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满级考古大师 三百一十五章 八号祭祀坑

三百一十五章 八号祭祀坑(2 / 2)

 光靠语言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从社会发展逻辑上来看,三星堆先民应该存在文字系统。

 而且,古代文献上记载古蜀国存有文字。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非常有名,是研究四川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等的重要文献。

 常璩在上面记载:“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见称在昔......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

 意思是彭祖是蜀人,后来担任殷商太史官。

 说明有蜀人精通商朝文字,周朝瞧不起蜀人,虽然要求他们服从中央命令,但不准他们参与诸侯会盟,君长之间来往,书信用不同的文字,车道的宽窄也不同。

 显然,至少在周朝时,古蜀国有文字,而且与中原文字不同。

 而周朝时期的古蜀国,肯定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继承了三星堆文明的后裔。

 他们的文字,当然也是不可能凭空出现,也是继承了三星堆文明的文字。

 一门语言、文字的演变,不是几百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上千年时间的演化。

 就像商代的甲骨文,发展的已经十分成熟了,看起来并不像是比较原始的文字。

 现在学术界就广泛的认为,在商代甲骨文之前,一定已经有不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演化了。

 出土了骨笛的贾湖遗址,就很有可能是华夏文字最早的发源地。

 贾湖遗址位属早于仰韶文化的裴李岗文化,古代贾湖先民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

 而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上,就有一些骨刻的符号文字,这些刻下的符号,与甲骨文之间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或许就是甲骨文的祖宗。

 而仰韶文化,在目前的研究结论下,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黄帝、炎帝部落的雏形。

 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陶寺文化再到至今还没有发现的“夏朝”遗址,最后到商文明,实际上是有一脉相承的体系存在。

 只是中间还缺乏足够多的考古证据,以及最重要的“夏”遗址没有发现,导致这一条文明链无法被证明。

 但是已经可以证明,商朝的甲骨文,肯定不是商人在短短一两百年里就发展出来的。

 肯定是继承了数千年的文明经验,最终才出现了成熟的甲骨文体系。

 而蜀人的文明,三星堆文明,也绝对不可能没有文字,只是还没有发现!

 现在八号祭祀坑里,数千件青铜器,其中不乏有隔壁商朝常用来刻录钟鼎文的鼎、尊器。

 那蜀人会不会学隔壁的商人,也在青铜器上刻下自己的文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