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No.315 纯粹的跟风

No.315 纯粹的跟风(1 / 2)

 王明远的提议,显然是让两人找到了门道。

 借用秧田养鱼,这是在很早以前就有的操作。

 在秧苗插入田中转绿后,就是放养鱼苗的时候。

 通常,一亩田能放养一百斤左右的鱼苗。

 放养的鲫鱼、鲤鱼、江鳅等,以水田中的水草、浮萍、虫子等东西为食物,能减少水草争夺水稻营养,产生的粪便,还能作为水稻的养分。

 尤其是在稻花开的时候,鱼儿以落入水田的稻花为食,是生长最为迅勐的时候,因为食用稻花的缘故,自带一股子稻花清香,少了河塘鱼类的腥味,而且鲜嫩无比。

 当然了,原本所说的稻花鱼,一般指的是禾花鱼,发源于桂林全州,曾一度是皇室贡品。

 不过,现在的稻花鱼,主要就是鲫鱼、鲤鱼、江鳅之类,算不上真正的稻花鱼。

 市面上甚至很多根本就是水塘养殖鱼假冒的。

 王明远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水田能多一份产出,也为了到收获季节,自己也能吃上点好鱼肉。

 不同后世,此时的水田中,可没什么肥料农药,所用的不过是些腐殖质,正是可以二者兼备的时候。

 找到了销路,马鸿飞狂喜不已,当即拉着社长和王明远,一起去公社,将事情给办了,保证在三天后将鱼苗送到。

 这一下子,又花了王明远不少钱。

 跟两人告别后,王明远又去供销社,买了不少包谷酒,这才驱车返回张家坳,途径陈家沟生产队的时候,他特意去了队上一趟,找到陈尤东,将事情说了一遍。

 万斤鱼苗,单凭张家坳那几十亩水田,显然是无法承载的,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陈家沟生产队。

 陈尤东不是一直在寻赚钱的头路吗,正好让他们跟着做。

 听了王明远的说法,陈尤东大喜过望,当即将事情答应下来。

 一部分由他们养着,到时候王明远负责回收。

 事情有王明远保证,对陈尤东来说,就是稳赚不赔的天大好事。

 当然了,水田的管理自然也得跟着换了模式,最起码水位的保证,就必须有专人负责。

 另外,王明远还去队上找了几个木匠师傅,让他们做一批课桌和一块黑板。

 在弄清楚王明远准备在张家坳办学的时候,陈尤东当即表示,这些东西由生产队提供,只希望队上的孩子也能跟着去读书,并且愿意按照公社小学一样,出学费。

 “顺带的事儿,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好事,但是对于很多家人来说,却是不小的负担。”王明远点头答应下来:“还有,跑上十里地读书,怕孩子们受不了。”

 张家坳和陈家沟的距离,还是远了一些。

 “你若是真有这种想法,大可在队上直接开办一个小学,老师的事情,我可以帮忙找。”

 王明远干脆好人做到底:“选个地方,起上几间教室,至于老师的工资,我负责了。”

 有王明远这应承,陈尤东那有不赞同的道理。

 “秧苗栽种完毕,我就立刻跟队上的人商量商量,找人着手建学校!”陈尤东倒也是个急性子。

 现在,他越发认定了,跟着王明远做,准没错。

 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想一心的跟着,哪怕有些一厢情愿。

 傍晚回到张家坳,张守忠等人今天提前收工,召集了不少人手,开始整理知青点的空闲厨房。

 里面的东西被尽数清理出来,清扫干净后,各家各户将自己闲置的桌椅板凳搬了进去,倒也成了不伦不类的小教室,容纳张家坳几家人的孩子,绰绰有余。

 接下来两天的时间,韩小玲的日子算是走上了正轨,早上教孩子们认字,下午跟晚上,则在忙着她自己的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