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紫色 第一卷 坑还是漏(4)

第一卷 坑还是漏(4)(2 / 4)

 “不是还有绘画吗?”趁李凡喝水的时候,一位听众问道。

 “是,没错,古人很早就有绘画了,我们目前看到最早的好像是马王堆出土的绘画,那是运气,实在是运气。说起来,我们目前保存的绘画里有唐代的画作,可根据史书记载,唐代的绘画是在北宋时期全部找匠人重新临摹的,原来的唐代绘画都已经腐朽了,无法保存了。在几百年前,我们真的很难把丝绸这样的制品保存很长时间,直到出现了宣纸以后,这个情况有了改善。可是保管不当,装裱不当,仍然很难保存,想必这些大家都知道吧。”李凡此时完全是一副大家风范。

 “下面我再说说元青花发展的一些事情。”李凡又开始了新的话题,“元代,从立国到灭亡,史书记载是97年,实际上,在后面的20多年里,元朝统治者已经无法控制江南一带了。而最早奋起抗暴的地区就在安徽、鄱阳湖以东这一带,准确的说就是在景德镇一带。我们现在发现的各种明青花也好,元青花也好,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的,基本上都是产自景德镇一带。从北宋开始,大批北方匠人为逃难来到了南方,他们带来了烧造瓷器的技术和工艺,加上景德镇地区上好的瓷土,于是,景德镇成为继中原五大名窑之后的一个新兴的瓷器生产重镇。

 那么青花瓷是如何产生的呢?有学者说,是元代蒙古人尚蓝尚白而形成的,还有学者研究者更是拔高到了中西交流的结果。我在这里不评论他们的观点对与否,我只说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青花瓷根本上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产物,与西方的宗教和蒙古人的习俗关系不大。青花瓷的成熟是在元代末年,那个时候,元蒙统治者已经失去了对江南的控制,景德镇的那些匠人凭什么还要去迎合统治者的胃口?没有道理嘛!何况最早出现的青花瓷并不是现在的蓝色或者浅蓝色,而是深深的近乎于黑色。而我们汉民族文化里有句成语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使用靛蓝染衣服,是问,谁最先使用蓝色?那个时候西方人都还在穿兽皮呢,他们是怎么就喜欢蓝色了?

 青花瓷出现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一种利用黑白对比来实现绘画立体感,我们的水墨画也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许多著名画作就是用墨的深浅来描绘出千姿百态的世界。丹青和在瓷器上的青花瓷是不是有殊途同归的味道呢?青花出现后,特殊的色彩带给人们的感觉是沉静、安全、庄重和文雅,自然就成为瓷器绘画的主流,自然就获得了消费者使用者广泛的喜爱。直到今天,青花瓷在我们的日常用瓷里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至于说后来发展出来的各种纹饰,缠枝莲也好,荷花图也罢,都是汉文明的另一种体现,所有的花样图形仔细推敲起来都是有寓意的。”

 说到这里,李凡还是没有把确认那个将军肚大罐的真伪说出来,可是下面的人已经听的如醉如痴,他们感到新鲜,感到没有听过这样的观点。

 “下面我说说为什么那个大罐一眼看就是真的,都不用去做科学鉴定。其实道理很简单,知道龙泊钓鳌故事的人现在有几个?知道的举手?”下面居然没有一个人举手,“这里行家不少,专家也有,连你们都不是很清楚的神话故事,谁没事抽风的去做一个假的出来?卖给谁啊?这是其一。其二,那个半隐半现在石岩后面的龙伯,大家看他的服饰、发型,大家仔细看,还有人物的造型和线条,试问,谁在啥地方见到过?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这些绘画的含义吗?”

 经李凡这样的一指点,下面的人还真是发现从来没有见到过。

 “难道这不可能是某些人搞出来的妖怪吗?”一个年轻人问道。

 “好!你问的好!所谓妖怪是一些现代作伪者胡乱编凑的一些东西,比如给佛像身后后加上摇钱树什么的,都是一些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的东西。那么你看看这个图上有经不起推敲的东西吗?鳌本属龙种,其型在故宫的各类典藏里都有,你们可以去对比一下,龙伯的服饰,头发你们可以去看元代著名画家的人物图,看看与那里的人物画有无区别,如果一个人造假能造到这个地步,那我也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