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紫色 第一卷 歪招(3)

第一卷 歪招(3)(1 / 4)

 李凡的眼力为什么这么好呢?这得益于他有李家寨的内功,又把李家寨的各种秘籍翻烂了。如果说李家的传承,现在,他父亲李涌都未见能够比李凡强。练过内力的目力本身就比一般人强得多,这如同是鹰眼与人眼之间的差异。

 眼力本身与人体上其他的能力一样是可以锻炼和修炼的,甚至在习练武功的人里,眼睛还是最先获益的器官。习练武功的核心本身就是发挥人体的潜能,调动没有被发掘出来的能力,通过锻炼,力量、思维甚至骨骼收缩等等都可以发生变化,那眼力自然也是一样。在古代,著名的射箭手习练的最基本功能就是眼力。

 在古代流传着一个“纪昌学箭”的故事。说在夏朝的时候,有一个神射手叫纪昌,他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不想教他,说你这老是眨巴眼不行,什么时候眼睛不眨巴了,你再来。于是,纪昌回去练习不眨眼,甚至盯着妻子织布。等到练到可以不眨巴眼了,飞卫又说,“你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找我。”于是,纪昌又回去苦练。传说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纪昌看那虱子已经渐渐大了。三年以后,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已经有车轮那么大。当他再用眼睛看其他东西,感觉都像山丘一样大。这个时候纪昌用燕地牛角装饰的弓,篷竹作为箭杆,瞄准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一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牛尾巴的毛却没有断。当他在去找飞卫的时候,飞卫笑着说,“你已经掌握了射术了。”从此,纪昌成为一名神射手。

 李凡就是通过习练内功而增强了严力,所以,无论是打球,还是看古董,他的视力都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尤其是看古董字画的时候,那些支微末节的地方一般人很难看得到,可在李凡这里却不是问题。这也是李凡“好眼力”的秘密。

 看完了那个瓷器后,李凡把东西小心的放回原处,“余所长,这是个钧瓷无疑,只是年代的断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鉴定。我初步断定这应该是宋代出产的钧瓷‘荷花碗’,这种器型在其他的朝代基本上没有,最早是用来在冬季清水养水仙的。钧瓷在北宋年间往往胎器厚重,色彩斑斓,比起汝窑官窑等其他的窑口瓷器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点点,可以说,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在花盆啊,烛台啊花樽等上面却是美化了不少。尤其是钧瓷的窑变色彩几乎是不可预见的。到了后世,许多窑口也在烧制钧窑,可惜,在技术工艺上水平上达不到宋瓷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宋代钧瓷珍贵的道理。您这个物件最好是去找个专门的鉴定机构做一下年代鉴定,我说了不算的,如果是宋代钧瓷,您可是要发大财了。”

 李凡那里基本上是给余所长科普了一下,这让余所长是大开眼界,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个叫江涛的年轻人还要围着这个小年轻转,人家是真有学问。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我这小东西真的是宋代钧瓷,得值多少钱?”余所长小心的问了一句,“另外拿去鉴定大概要花费多少钱呢?哪里可以鉴定?”

 李凡笑了,他知道干余所长这一行的都有职业病,什么事都想的复杂,于是就耐心的解释道,“我们学校古代学系就有一个鉴定中心,你送到那里去就可以,花不了几个钱的,等会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着条子去找我的老师马嵬曾就行。至于说如果是真的,价值是多少这个我不好说啊,我估摸着得有个大几百万吧。”

 一听这话,正在用报纸包那个荷花碗的余所长差点没惊得把东西掉到地上。他抬起头来看着李凡,“这东西怎么会流落到地摊上了?还没有人认出来?”

 “呵呵,这个故事就更不好说了,我看了看品相和底部的沁色,以我的见识估计是从地底下出来的,北宋时期的钧瓷能在地面上保留到今天的可能性不大,应该是某些盗墓者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出土的时间至少也有二十年了。”李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