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紫色 第一卷 加打一番(4)

第一卷 加打一番(4)(2 / 4)

 既然奥戴尔身后的资本不差钱,为什么当时答应米尔顿的时间只有24小时呢?这里就不得不说这些金融机构的情报系统发达了,对于他们的客户,尤其是巨额借贷客户的资料,那几乎是每日更新的,如果说米尔顿公司二个月前开口,他们连“呗儿”都不打就会划款过去,那个时候的米尔顿正如日中天,在农产品期货竞价上几乎就是“一言九鼎”的角儿,当时他们也想靠上去,可人家米尔顿不要啊,身边大把的金融机构经理围着呢。可时过境迁,米尔顿在与戴魏公司的对赌中一败涂地,形势急转直下,米尔顿公司在金融界的内部评级中,已经掉到了“危险”的级别,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融资给米尔顿去冒险呢?

 那奥戴尔在最后关头为什么敢于放出一百亿给米尔顿呢?这也是奥戴尔经过仔细测算后才确定的,奥戴尔是从米尔顿解释戴魏公司涉嫌卖空的话语里得到启发,经过测算,不管博弈双方谁输谁赢,最后到期的合同本身价值就远远不止一百亿,一旦发生崩裂,奥戴尔会第一时间让律师出面去主张权利,甚至连各种文件都准备好了,昨天晚上,奥戴尔和其手下也是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那个去找米尔顿的保安同样也被奥戴尔派出的人收买了,发生的一切都适时掌握。

 按照奥戴尔的分析,米尔顿去找戴魏公司商谈,成功了,还他的钱丝毫不是问题,一天的周转就赚来大笔的使用费,划算的很。如果米尔顿的行动失败了,奥戴尔的律师就会第一时间去报案,第一时间主张权利,查封米尔顿公司旗下的所有资产,将米尔顿无法兑现的合约转移过来,然后再低价委托第三方农产品贸易公司吃下订单,转换成的货款就是奥戴尔公司的,如此七转八转的,奥戴尔只会赚更多的钱,风险几乎是没有的,所有,奥戴尔放款了。

 这么好的事情,其它金融机构怎么就没弄明白呢?道理很简单啊,米尔顿找其它公司谈融资的时候,可是没有把对戴魏公司的“卖空”判断说出去啊,那个时候,竞价还没有结束,消息一旦走漏,谁手上的单子还会转给他米尔顿公司呢?米尔顿是四处借款碰壁后,才不得不把实底告诉了奥戴尔这个“老朋友”,所以,这个便宜就给了奥戴尔这家金融机构了,可以说,米尔顿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设想的一切最后全都反转了,认真说起来,米尔顿是个赌徒,而奥戴尔则是庄家。

 听了麦克唐纳的话,奥戴尔心里也明白了,自己找错人了,直接去找魏沈生行不行?怕是比麦克唐纳更不好说话。他本来是想趁乱插入,这个时候正好是公司合并期的空白模糊期,麦克唐纳干也就干了。他为什么不给麦克唐纳许以好处呢?或许给了好处麦克唐纳不就能够帮他了吗?这个想法奥戴尔不是没有,也动过脑筋,可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太过敏感,太容易出事,一旦出事,麦克唐纳固然要倒霉,他奥戴尔的日子也未必好过,尤其是这电话是他主动打过去的,谁能保证那边的麦克唐纳不会录音呢?为了些许利益而冒坐牢的风险不值得。

 不是说美国那边就没有各种利益的交换,实际上更多,但是,公然的行贿受贿是绝对被禁止的,甚至沾上点边都有麻烦。如何界定这些交换是被允许或者被禁止的呢?比如说,魏沈生承诺让麦克唐纳继续担任CEO就是一个明显的带有贿赂性质的行为,可是却是被允许的,因为说得出道理来,两家公司合并,自然需要一些原来熟悉公司的人员留用,何况,魏沈生还把米尔顿的名字排在前面。这里的关键就是麦克唐纳在合并中有无出卖老东家的利益,有无做出损害老东家的事情,这可不是你米尔顿张口就说的,你得有事实和依据,一旦指责不成立,甚至会成为诬告的被告对象,在合并的商谈中,总共就那么几个小时,米尔顿去哪儿找证据找事实?可如果奥戴尔这个时候许下不相干的诺言,那就不行了。

 麦克唐纳说的自动划账是个啥意思呢?就是在奥戴尔的金融机构里开立账号,实际上,各个大贸易公司在他们的机构里都有固定的账号,方便随时进出各种款项。凌晨的时候,魏沈生就将一笔钱转入到那个账号里了,时间到了,机构可以按照米尔顿签署的临时拆借协议自动划转款项。实际上,当魏沈生将款子打进米尔顿在奥戴尔的机构账号里,就意味着临时拆借的合约已经履行完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