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紫色 第一卷 课题小组(6)

第一卷 课题小组(6)(1 / 4)

 “嘿!还别说,你这个提法还是有些意思的!”林正之顿时也来劲了,“货币最早出现的时候的确是从以物易物中开始的,最早充当货币的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贝壳啦,龟甲啦,什么都有,不过总体来说还就是以本身价值为基础,那时候,铜是很稀少的,所以,后来就变成了铜钱,当然喽,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好保管,自身不容易消失,贝壳使用的时间稍微长了就会脆化,所以,很快被铜钱给替代了,而能够充当货币的东西太少了也不行,黄金虽然很早就被认为是珍贵和好用的,可由于当年的产量太低,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被当成法定货币,直到今天,黄金实际上也不是正式的通用货币,只不过是稀有的贵金属,以其本身价值来充当国际间的交换功能,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

 李凡知道林正之这是给自己找补,也没说什么,其实,黄金在历史上曾经短暂的充当过货币的,只不过是作为大额货币来使用,尤其是华夏人在建立了汉朝后,人工采掘黄金的工艺已经成熟,并且大量发现天然黄金,使得在汉代的黄金储备高达250多吨,仅仅是南昌那个海昏侯的墓葬里就随葬了129多公斤黄金,这是个啥概念啊?因此,在华夏民间到底储藏了多少黄金其实是无法统计的。

 “有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说起通货膨胀来,最早发生的时间大概就是王莽时期了,虽然那个时候发明了‘当’的概念,可正是这个‘当’的概念,使得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通货膨胀,‘当’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信用的概念,这也是后世能够发行钞票的基础,我们古人说,‘无信不立’,这里的不立包含的内涵是很多的,其中就包含着货币发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而从元代开始,每次发行宝钞等纸质货币就会产生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还是那时没有……”

 说起这些绕口的古代故事,李凡的优势就明显了,林正之虽然也是“学富五车”的大经济学家,可毕竟术业有专攻,有些古代典故他是真不知道。

 “正是这些概念的出现,后世的欧美国家才会出现纸质钞票,而最早发行的钞票其实就是信用,凭着信用,钞票上面印的数额不同,价值也就不同。而这种“当”的概念信用概念在北宋时期就由我们民族创造出了最早的钞票—“交子”,交子的面额是不固定的,那时起到的作用包含着交换的等价物概念,还有就是金融票据的概念。大量的铸钱不好用不方便用,于是把数额直接写在纸上,而且那个名字起的也是贴切,交子,就是用来进行“交换”的替代信子。可是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还没有货币呢,许多地方连货币的概念都还没有。”

 李凡的话进一步把话题引申开了,对这个林正之也是知道的,他接口道,“是啊!交子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商品流通,最后还产生了诸多变化,我知道,在元代,就出现了类似后世钞票的纸币,而纸币到了明朝初年就被叫成了“宝钞”,可是,由于那个时候对发行纸币的基础理论几乎没有,一些不懂得经济的朝廷官员为了解决用度紧张就毫无限制的印制“宝钞”,从而形成了‘银贵钞贱’的局面,实话说,还是对金融没有一定深入研究,之所以后来又回归到了使用银两,关键是银两的产生是受到自然资源很大限制的,几乎完全靠银矿的产出,无法人为的滥制,这种贵金属的天然属性在当时是克制通过膨胀的保证。所以,到了明代后期和清朝,我们这里实行的就是银两货币,铜币是一种辅币。”

 “不不,不完全是您说的那样哦,实际上到了十八世纪,在清朝也出现过以银本位为基础的通货膨胀,只不过规模不大,时间不长罢了。”李凡摇头说道,“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交流变得简单,当某种物品相对集中到某地时,影响当地的经济就是一个必然现象,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和珅那么大的贪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