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紫色 第一卷 勇敢(3)

第一卷 勇敢(3)(3 / 4)

 朱家清被李凡说的无语,最后也只能默认了这种现代版的“吃空饷”做法,他知道,李凡为了方便系里去接高难度的考古项目,那是联络了不少朋友和公司,实际上,谢伟长的公司并不单纯的是学系再养,而是社会再养。朱家清也知道,像这样偏门的行当,要想谈赚钱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够维持,不大把贴钱就算不错了,在这个偏门里,谁能坚持下去,谁就是行业里的翘楚,谁就是最后赢家。

 说起来,类似谢伟长这样的企业在行业内的确是一个矛盾混合体,没有这样的企业,许多项目的发掘就会旷日持久,就会有麻烦,可这样的企业没有哪个机构原意养,甚至养不起,李凡不过是用特殊的法子给谢伟长进行补贴,没有其它办法,让谢伟长拿着自己构想的一些草图去制作设备,然后申请一些专利,通过多种方式,才让谢伟长这种特殊企业还能生存,否则,事情就是另外一码事。

 说,把谢伟长这样的企业扩大或者并入到矿山机械行当里不行吗?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可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肯定会走偏差,小众产品在大企业里不可能成为主流,也不可能获得重视,往往是空闲多年,突然有了单子,可却是做不出来或者是需要很长时间准备,让一些高级工程师和技工来客串?那是高射炮打蚊子,炮弹可能浪费不少,而蚊子在哪里还未必知道,这样的搞法弄出来的东西不是天价就是用起来别扭,甚至到最后根本没法用。就算是最后成功了,由于没有市场,那东西也会成为鸡肋,让企业不堪重负的养着,最后的结局很难说。

 在世界上,为了某个工程专门研究特殊装备的例子不是没有,甚至很多,可是没有一个最后有好结局的。当年,苏联为了能够长距离运送航天飞机,研发了世界上最大的货运飞机,只生产了一架,过了几十年,那飞机基本上没活干,每年消耗的养护费让企业不堪重负。同样,美国波音公司也为了运载航天飞机设计了特殊的大型货运机,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这些都是国家行为,赔了也有人买单,换成谢伟长这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小企业,谁管?只能是有心人想法子了。

 谢伟长这次就带着一台直径只有60多厘米的小型盾构机,这台小机器是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挖掘隧道盾构机的所有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直径不超过80厘米的小型隧道,这样身穿防护服的人就可以顺着隧道进入地下,说起来,这个特殊的小型盾构机比上次去A国救援时使用的还要小,目的就是为了尽量的减少对地下土层的影响,降低氨气对土层的浸透,降低对地层振动。

 这是李凡第一次考察回来后就给谢伟长设计的,同时他要求,所有的操控管线和控制盒必须要做密封处理,是那种带有一定压强的密封,所有结构件一律用高端特种不锈钢制造,可以说造价不菲,如果李凡的身后没有辰全集团这样的大资本支持,这个设计出来东西也未必有人愿意搞,甚至就没几个企业能搞。

 说,这些设备怎么进入考古队呢?难道说学校对这些设备有预算和拨款?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临时出现的业务,学校不可能预见的到,没有预算,拨款就是一个空话,可这难不倒李凡,写出报告,采购设备,款项方面由辰全集团下属的王氏集团、魏氏集团等企业赞助,采购回来的设备也就成了古代学系考古队的“固定资产”,而赞助单位也能以赞助为由申请减税,可以说,在手续上,账面上都做的很是漂亮,让一些人无话可说。其它学系也想玩?可以啊,但你身后得有庞大的资本集团,否则,那就是满世界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拉赞助吧。拉来了赞助,如果项目不是长期的,那你弄回来的设备最后也就是昙花一现,最后烂到哪里都不知道,这也是许多学系没法子成立像古代学系这样队伍的原因,有的就是学校固定设置的研究室、研究所等,像考古队这样的野外实体队伍是很少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