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1982小农民 考察

考察(2 / 2)

 在将近九点钟的时候,忽然远处出现了两辆吉普,方方正正的吉普212。

 这一款车可谓经典,最初是从苏联引进的嘎斯69,在中苏关系紧张后,国内开始自研。在加上了一些美军的威利斯吉普为原型的基础上,推出了210、210A、210B等一系列车型。

 其实现在这车还不叫212,因为北汽才刚刚和AMC成立合资的汽车厂。

 到底是东北重工业基地,在南方的一些县城,汽车班基本上很难成型。

 许卫东走在前面,招呼着大家向前,县里的领导来了,自然也就要重视起来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下车,许卫东立刻走上前,“陈书记,您怎么来了?”

 陈笛笑着说道,“听说你们前山屯放了颗大卫星,我不来看看心里头放不下。你是当过兵的,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敢放空炮、说大话,板子落下来可不轻!”

 许卫东信心十足的说道,“书记,你放心就是,我不说半个假字。”

 说完这些,许卫东招呼周全过来,“书记,这就是周全,年轻人有想法,说是琢磨着国内一些研究所的代料技术,给完善了。”

 陈笛笑眯眯的点头,握住周全伸出来的右手,“好啊,年轻人有朝气、有想法,这很好!”

 就在这时,和朱新林小声交流的白头发老头向前,“你说的那个代料技术,你吃透了?”

 陈笛笑着介绍说道,“马蔚贤,前些年这个名字也给人做文章了。咱们县农业局的,这可是专家,那些事情可瞒不住他。”

 周全就谦虚说道,“不敢说吃透了代料的技术,仔细研究后有些想法,也有些新的发现。”

 陈笛这时候就说道,“我们国家五六十年代,就在研究段木打孔接种法。据我所知,代料栽培的技术已经有人在研究,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更加没有办法做到技术成熟,更别说推广了。”

 不怪陈笛怀疑,国内很多农业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代料栽培的技术还没有什么发展。一个小乡村的年轻人,就说捣鼓出来了成熟、可以推广的技术,这就有些天方夜谭了。

 周全就很有信心的说道,“您也是专家,一会儿就能看到木耳了。我可以拍着胸口保证,我们的木耳代料栽培技术没有任何弄虚作假。我还想着在屯里带领大伙种木耳,将咱们县打造成木耳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和产业。”

 陈笛有些好笑,也有些羡慕年轻人的朝气,“这话有点大了,咱们这的天气适合种木耳?”

 这也是事实,现在的东北可不是国内的木耳基地,巴蜀地区,包括一些中部省份更多的在种木耳。

 “绝对合适,我觉得东北可以大力发展木耳养殖业。”周全就笑着说道,“就是这段时间我们只能小量的种植,做不到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这里面需要县里的支持和帮助,要不然这项技术肯定发展不起来。”

 陈笛就问道,“规模小?规模小是多小?”

 要是规模太小的话,那可就没有说服力了。

 许卫东抢先回答说道,“书记,快十亩地了!”

 那这个规模可不小了,这就很有说服力了。这已经不是小规模实验了,真的要是真材实料的,这一下就真的是一颗大卫星了!

 必须要去亲眼看看,真的要是有人研究出来了这项技术,造福一方不说,这些当官的不说直接起飞,绝对也能够跟着收获到很多的好处。

 现在就去看看,看看到底是真的有真才实学,还是在吹牛说大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Copyright ©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