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字节小说 都市 四合院之我是路人甲 同学

同学(3 / 6)

 像王小帅这种当兵服役前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有关系的话,直接变四级工也不是不可能。

 “哎,小王你跟大军认识啊?”

 二人正说话呢,一个皮肤黝黑地中年人从旁边院子走出来问道。

 “师傅,我俩是初中同学,可不就认识吗?”

 “原来王小帅这小子说的师傅就是您呐,刘大爷,”江大军跟着打招呼。

 往常这一片都是粮店的老刘师傅负责的,王小帅说起自己跟师傅的时候,江大军就觉得应该是老刘了,果不其然。

 “那正好,咱们赶紧走着去你家那院子吧,”老刘也不耽搁,招呼几人走起。

 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今天一天要送完所有粮票呢,整个粮店三个稳重的老师傅都出面了,每人负责几百户人家。

 至于为什么非要一天把粮票送完,实在是有些人家今天送不过去,明天就断粮了。

 计划时代,计划、计划,上到国家政府,下到个人家庭,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正常运转没问题,哪一环出了状况都是大麻烦。

 到了70号院,江大军先把刘大爷跟王小帅拉到自己家里喝了口凉白开。

 江大军自己跑去找一大娘去了,三个管事大爷中,一大爷与三大爷是长白班,又不是周末,白天不可能在家,二大爷今天也正好上白班,院里的事一般就由三个大娘管了。

 这叫妇女能顶半边天!

 不一会儿,“镗镗镗镗”的敲锣声又响起了,伴随着刘氏兄弟‘发粮票了,发粮票了,每家出个人来前院认领’的鬼哭狼嚎地叫喊声。

 等江大军回到前院的时候,前院已经排起了队伍,队伍前头还有一张从江家搬出来的吃饭用的大圆桌。

 刘大爷坐在桌后,桌在上放着一堆写着人名与地址的小纸袋与一小盒红印泥。

 每个纸袋里装着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票,轮到谁了,刘大爷就把属于谁家的小纸袋递上,里面装着他家当月的粮票。

 户主当面点清,然后户主把自己家的黄皮黑字、盖着红色印章的粮本递给刘大爷,刘大爷在当月的位置盖上粮店的四方形红戳,这个领粮票的流程就算走完了。

 临走刘大爷还会提点一句--七月份快过去了,家里还有剩的米票面票抓紧花出去。

 其实到了月底,哪户人家还有剩余粮票啊,这又不是早些年,每户人家买粮只能买全家五天的份额,现在每户一家一买一般都是一个月的。

 有自行车的用自行车推着,没有自行车的也会拉上一辆板车,比如江大军家全家七口人,平均每人每月30斤粮食,一个月的份额也不过210斤,自行车走一趟就完事了。

 按理每家有多少粮票,每家都是清楚的,分发粮票应该很快的。

 然而总有些大妈大婶算术不好,在那里数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催的,如果哪个小年轻脾气不好,忍不得前面慢慢腾腾的队伍,说两句怪话,保准一顿吵闹。

 分到粮票的人就可以拿着这个去粮店买粮了,另外买粮还要另外花钱的,粮票只是一种买粮资格证明,而不是去换粮食的证明,粮票本身是没价值的。

 但事实上,粮票从一开始出现就是有价值的,有价值自然就有价了,跟钱划上了等号。

 有人说,这个时代最了解京城片区的不是派出所的公安,也不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而是粮店的人。

 他们不仅认识片区每一户人家的人,还知道他们家人口数量、谁在哪工作,谁家刚娶了媳妇或者生了小孩,派出所民警不知道的事,粮店的人都知道。

 谁家要是24号没人在家,邻居是不能代领的,粮店的人也不能为你一户人专门跑一趟,那就只能劳您大驾,有时间了自己去粮店领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